Our
special service

我们的特色服务

与科研院校、工厂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每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微生物菌种服务达数千次;通过多平台建立国家级菌保中心与客户之间的桥梁,提供科研生产相关微生物菌种的检索、筛选、购买、保藏、培养、共享、技术咨询等解决方案的服务。

Our
special service

我们的特色服务

与科研院校、工厂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每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微生物菌种服务达数千次;通过多平台建立国家级菌保中心与客户之间的桥梁,提供科研生产相关微生物菌种的检索、筛选、购买、保藏、培养、共享、技术咨询等解决方案的服务。

菌种鉴定

strain identification

鉴定范围:菌种鉴定包括:细菌、酵母、 放线菌丝状真菌等微生物

委托试验

Commissioned test

围绕国家和行业检测服务的要求,提供食 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微生物菌 剂等多产品类型的检测服务

霉菌孢子液定制

Mold Spore Liquid

我中心采用无菌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符合相 关标准要求的霉菌孢子悬液

定制化服务

Customized services

提供科研生产相关微生物菌种的检索、筛 选、购买、保藏、培养、共享、技术咨询 等解决方案的服务

NEWS

新闻动态

“我国生物安全关键问题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中国微生物学会申报的“我国生物安全关键问题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研究”项目获批, 该项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职责,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是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2023年度第一批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之一。

2月1日上午,中国微生物学会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启动会由学会副秘书长、项目负责人丁家波研究员主持。学会秘书长向华研究员致辞,指出“我国生物安全关键问题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研究”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督促和加强我国生物安全标准化建设、关键技术战略布局,助力我国生物安全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和落地。中国科协战略发展处赵红副处长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意义及要求。

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决策咨询专家及动物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防控团队骨干等25人参加了会议。全体咨询专家就项目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分工安排、写作框架等进行了充分交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参会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研究内容聚焦于我国生物安全关键领域,目标清晰、前瞻性强、挑战性高,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分工明确,希望通过本项目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的成果及发展方向与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做出更大贡献。

了解更多 +

我国牵头修订的国际IDF益生菌菌株鉴定指导文件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15日,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正式发布《IDF公报No.513/2021 益生菌菌株水平鉴定指导文件》(Bulletin of the IDF No. 513/2021: Identification of Probiotics at the strain level – Guidance Document)。这是我国首次主导完成的国际IDF指导文件,由中国食品院副院长、IDF乳微生物分析方法委员会(SCAMDM)主席姚粟教授团队牵头修订,项目组成员包括来自中国、法国、波兰、丹麦、新西兰、瑞士、比利时、德国、日本等成员国专家,同时得到来自IDF中国国家委员会、IDF各技术委员会和各国家委员会的积极参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我国益生菌的基础研发和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食品工业创新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益生菌的健康功效已形成科学界广泛共识,其功能性和安全性具有菌株水平特异性。益生菌精准鉴定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外法规标准对此均提出了相应要求,但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指导文件。《IDF公报No.513/2021 益生菌菌株水平鉴定指导文件》的发布将为行业建立精准鉴定技术体系和标准化检测方法、助力实现益生菌产品生产过程一致性控制、提升行业监管和商业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益生菌跨行业的科学应用与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核 心 观 点
1、益生菌的核心特征是活菌状态、足够数量和有益健康功能,其功能性和安全性具有菌株特异性,在菌株水平对益生菌精准鉴定是安全性评价、功能性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基础。
2、随着微生物系统分类学的不断发展,益生菌分类学地位会随之变迁,相应全基因组及持家基因数据库也在动态更新。应持续跟踪菌种分类学前沿,利用最新技术方法,确认益生菌的科学分类学地位。
3、明确的“种水平”分类学地位是“株水平”鉴定的必要前提,可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相鉴定技术体系,确定益生菌种水平分类学地位。其中分子鉴定技术主要包括:16S rRNA或/和功能基因测序分析、全基因组测序(WGS)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分析等。
4、益生菌“株水平”精准鉴定可采用多种表型与基因型分型技术。常用表型菌株鉴定方法有MALDI-TOF MS与FTIR联用等技术;常用基因型菌株鉴定方法包括基于WGS的SNP和MLST分析、PFGE、Ribotyping、RAPD、菌株特异性PCR等技术。不同分型方法原理和效果具有差异性,应根据菌株自身特点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方法,结合菌株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流行病学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实现益生菌鉴定溯源分析。
5、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多组学技术为深入开展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挖掘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持续涌现的新技术促进了微生物鉴定检测领域的长足发展,单细胞拉曼光谱分析等新兴技术为益生菌菌株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多技术联用必将为开发实时、在线、精准、标准化的益生菌鉴定技术研究提供助力。
国际乳品联合会(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 简称“IDF”)是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03年。作为世界乳品领域的行业组织,致力于通过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不断提高乳制品质量,为全人类提供营养、安全、可持续的乳制品。近年来,中国食品院姚粟教授带领研发团队积极承担和参与多项IDF/ISO标准制修订项目,组织IDF SCAMDM 国际专家开展乳品微生物分析方法的研究、开发、验证和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乳制品分委员会(ISO/TC34/SC5)共同发布多项乳品微生物相关国际标准。中国食品院在国家菌种资源库建设、益生菌精准鉴定与评价技术研究、食品微生物菌种资源挖掘与评价、微生物标准产品创制等方面建立了国际先进的研发及科技服务平台,创新赋能我国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了解更多 +

八个物种搭神七上太空 有微生物菌种和杂交水稻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未被充分认识和开发的生物资源,微生物是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其在地球的物质循环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生物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微生物可以解决今天正困扰人类的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转化功能,建立生物技术是人类寻求解决环境恶化、能源短缺和人口健康等问题的战略途径。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表示,微生物资源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将只具有收藏功能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发展为促进微生物资源开发应用及共享功能的国家公益性设施的变革,这是实现生物资源功能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

据该中心主任东秀珠介绍,中科院微生物所的菌种保藏中心保藏量为中国最大,居世界保藏中心的前10位。这次将其整合为微生物资源中心,调入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的高通量手段对保藏的菌种进行功能评价,加强开发与应用研究,目的是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和环境生物技术等许多产业的发展。因为“发达国家的微生物技术产值已达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10%,而我国只有3%”。

据东秀珠透露,未来5年,资源中心收藏菌种要达到10万株,功能筛选平台也将由现在的2个增加到5—6个。同时还要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的有序管理,为促进生物大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了解更多 +

ABOUTUS

以专业技术服务微生物研究领域全方位需求

       保藏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核心单位的合作伙伴,是专注于微生物菌种领域,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拥有完备的产 品管理体系与研发管理体系,具备先进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水平。

      公司核心团队由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物制品研究所等知名学府人才组成,高水平科研人员占比超过90%,并聘请业内资深专家担任技术顾问。